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张晓蕊:能源金融与可持续投资

2023-10-10 16:38:16 中国能源网
编者按:9月14日,第五届未来能源大会举办绿色金融与可持续投资专题论坛,该论坛深入分析绿色金融的发展路径,以及产品与服务创新如何引领能源领域转型,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成为论坛中的重要话题。绿色金融与可持续投资论坛由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高级顾问冯江华主持,与专家学者共同深入探讨绿色金融与可持续投资的重要性。

普华永道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合伙人张晓蕊女士作了题为《能源金融与可持续投资》演讲。

以下内容根据论坛演讲实录进行整理。

张晓蕊: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荣幸今天有机会过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普华永道针对可持续投资一些比较粗浅的想法和见解。在接下来的20分钟,我就先给大家重点讲一下,我们普华永道针对在能源领域可持续发展这方面,接下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包括如何能够更好利用绿色金融赋能可持续发展这方面,作一个简短的讨论。

首先放眼全球看一下在全球层面上目前能源行业的现状,包括面临的挑战,再回到国内情况目前的能源发展现状,包括接下来的发展机遇,再会关注一下可持续投资的具体理念和重要性,然后结合能源行业的这个特殊性,有哪一些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机会和潜力可以挖掘出来,再结合能源金融这个细分的行业,看一下如何更好的践行可持续投资。

我们现在就放眼全球看一下,在全球层面上目前为止,能源行业大概是有四个大的发展趋势,首先一点就是化石能源使用比例的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也会越来越多,一直在快速发展中,随着电气化程度加速提高,也会使得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应用到商业运营中,再同时是低碳氢能的使用比例逐渐增加,在将来可以更多的应用到商业运营当中。根据2020年的具体数据,在化石能源,在2020年使用的占比大概是80%,据有关方的预测,随着全球大家在推进新能源的可持续转型,不断地加速当中,我们预计2050年化石能源的占比使用只会占到20%,这也是我们希望能够看到的一个情景。再有在过去的这些年,全球层面上能源发展有一个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都是哪一些原因造成的?包括由哪些因素构成的呢?首先我们比较关注在地缘政治方面带来的一些影响,大家都知道在近些年的,比如说地缘冲突等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在国家层面都尽量希望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更多的消耗国内生产的能源,这也是上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

再有我们可以看到,也是和地缘冲突比较相关的,在去年5月到10月之间,我们看到俄罗斯对欧盟天然气贸易出口量大幅度下降,下降了80%,同时俄罗斯这边也是加强了和中国、印度方面的合作,也是保持了比较稳定的能源出口量。再有在政策端,可以看到在国际上,比如说欧盟,比如说G20,大家都推出各种各样的目标和举措,在欧盟这边他们通过了一个Fit for 55法案,希望在2030年之前,可再生能源在主要能源使用比例中至少占比40%。再有全球经济的走向,尽管疫情后经济有所复苏,但也有放缓的趋势,能源成本的上升也会导致食品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进一步暂缓全球一体化的步伐。再有可以看到和碳排放相关,由于能源安全的问题,部分国家不得不短期之内增加了煤炭的使用,一定程度会影响到之前已经制定的碳排放、净零计划的步伐。

接下来我再简单讲一下能源转型方面的具体挑战。首先还是刚才提到的一个能源安全的问题,当我们希望能够尽量地扩大清洁能源投资比例的同时,因为在降低化石燃料的这个比重,和清洁能源发展的速度,由于它的不匹配,可能导致暂时有一些能源价格的上涨,这也是不利于能源转型的安全过渡。第二点关于能源过渡期的发展问题,在过渡期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比如说有一些传统资源出口型城市它的发展就会有一定的倒退,是因为相关行业会造成一些人员失业的社会性问题,对于能源出口型国家,比如说中东,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就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第三点和政策相关,首先政府在能源转型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个力度大或力度小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力度过大可能会导致传统能源行业的萎缩,如果力度小的话,也可能会导致市场对新能源方面投资信心的不足。再有就是新型能源系统的可靠性,因为现在的经济更多的依赖于电力,这个可靠的电力系统也是能源转型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核心,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包括多样化的运行,也有利于能源安全更好的实现。再有一点就是涉及到发展中国家,包括贫困国家,在能源方面的支出占收入占比比较高,如何使得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国家的人员更好使用到电力,使用到相关的能源,也是比较大的课题。

刚才讲了在全球层面的能源现状,也看一下在国内层面能源行业的现状,可以看到结合天然资源的禀赋,我们国内毕竟是一个富煤和油气不足的情况,目前为止咱们的能源结构主要是煤炭占比比较高,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占比比较小,所以说在接下来二三十年做新能源转型,就代表我们的煤炭占比要逐步下降,但是逐步下降的步伐有可能不会特别快,或者特别大,截止到2022年,在过去十年实现了清洁能源消费占总能源,从2013年的15.5%到2022年的25.9%,这是比较可喜的增长。再有一点我们看到中国能源行业,在转型过程当中,我们面临很多的挑战,首先整体产业结构比较偏重,对比德国这种制造业强国,咱们的第二产业占比GDP是达到了40%,因此对于我们作为一个制造业比较偏重的国家,在整体的转型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就会更大,压力也会更大。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面临碳中和的窗口期是比较短的,从碳达峰到实现碳中和,全球平均需要53年,美国说需要46年,西方其他的经济发达国家大概需要平均70年,我国是30年的窗口,怎么快速实现能源转型,达到碳达峰碳中和,这个对我们来讲也是比较大的挑战。

还有一点想要提一下,我们尽管是在大力发展新能源转型,如何能够把新能源达到规模化的发展,这个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需要金融各个领域多方面的支持。

刚才也提到了在转型过程中,需要在投资、金融融资方面的支持,我们看一下在全球层面上,目前为止是在企业和政府夹在一起,到2030年是可以承诺有10万亿的资金用于新能源转型,目前为止,如果希望能够达到一个全球层面,符合全人类需求、全人类要求的,比如说巴黎的1.5度、2度的这些要求,我们还面临18亿美元的缺口,这个缺口怎么解决?也是重大的问题。再看国内层面,针对新能源转型投入了很大的资金,比如说2022年能源转型投资总额是达到了1.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1%,在这其中中国已经达到了5460亿美元,也是远远领先于排名第二的美国。

下面讲一下可持续投资这个具体的概念,和为什么大家会关注这个议题。首先我们讲到可持续投资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本身顾名思义,就是说要把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的投资影响,把这些影响,把这些因素融入到具体的投资和决策当中,我们怎么样做呢?可以参考国际可持续投资联盟下面针对可持续投资策略的分类,第一大类是筛选类,相对来讲比较好操作,就是基于一定的标准,对投资标的进行一个排除和选择,有正面选择,有负面筛选,也可以依公约筛选等等。整合类相对来讲就是比筛选类是更进了一步,我们等于是将ESG理念完整融入到传统投资框架当中,这种理念目前为止在西方社会也是更为推崇的。更进一步是参与类,通过投资具体的企业、具体的项目,我们把股东也调动起来,让股东也参与到其中,也通过进行有影响力的投资,让当地被投资的社区也参与到其中。

刚才提到了可持续投资的重要性,我们也讲一下为什么这个议题现在是大家反复要提及?大家一起看一下全球脱碳路线图,在过去的二十年,我们平均每年达到了1.4%的碳强度的降低,这个1.4到底是大还是小呢?如果按照全球升温2摄氏度的标准,或者全球升温1.5摄氏度的标准,这个1.4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达到2摄氏度的标准,就代表在接下来的30年,每年碳强度要降6.4%,如果达到1.5摄氏度这个标准,就代表每年要降低15.2%,我们现在做到的连我们要求的1/10都没有达到。

再有我们也关注可持续目前为止在全球层面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到除了中国之外,在全球其他的比较主流的投资市场,像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日本这些,大家对可持续投资这部分关注度非常高,而且投资占比也很高,目前为止结合2020年的数据,就可以看到可持续投资规模占比已经占到总资产管理规模36%,如果我们主要关注欧美市场的话,他们的占比已经达到了32%,代表可持续投资这个理念已经根植在整体投资策略里面。

我们还可以重点关注一下可持续债券的发行,大家看到在过去五六年,可持续债券的发行量增长比例是非常高的,除了2022年首次下降了一点之外,总体是呈高速增长的势头。

刚才提到了能源行业的发展,全球层面,国内层面,也提到了可持续投资的重要性,和在国际层面上大家做到的践行和举措。对于我们来讲可持续投资在能源行业有哪些机会和潜力呢?比如说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这个问题,首先从供给端,再有一点从需求端,第三点我们从一个创新的角度。

从供给端的话,在供给端我们有很多可持续投资相关的投资机会,比如说可再生能源发电,这是大家做的特别多的,光伏、风能发电等等。在智能电网的投入,在储存技术的投入,在低碳燃料方面的一些投资,这些都是从一个供给端的角度来讲,有哪一些投资机构,包括银行和企业可以发力的重点领域。

再有一点从需求端,需求端的投资机会也是多种多样,比如说是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投资,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投资,再有就是充电基础设施和能源服务方面的一些投资。

针对创新这方面,现在大家谈的比较多CCUS,针对碳捕捉、利用和封存这方面也有很多可以投资的领域、方向和企业,从交易的角度来讲,现在碳金融大家提的越来越多了,针对碳交易项下会关注碳信用、碳配额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现在在国内刚刚提起一段时间的就是碳保险。

在我国层面为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我们就是要不断地推动能源的生产清洁化,包括能源消费的电气化,在这个过程当中,电力行业的脱碳首先是要借助资金来投入,比如说我们如何能够从化石能源完全走向可再生能源的这个转型,这个过程也是比较漫长的,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不断地投入。比如说当我们部署清洁能源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进行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这个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当中就产生了一些潜在的投资需求。当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些新能源更好地融入并入电网当中,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包括相关的投资也变得非常重要。

从需求端刚才也提到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在这方面发力比较早,而且做的比较成功的一个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在2022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一直在程序,同比分别增长了96.9%和93.4%,这是连续八年保持了全球第一。

从创新的领域来讲,大家也知道,我们还是暂时不可能完全放弃化石能源,这种企业下怎么样利用更好的脱碳技术,包括CCUS这些技术,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一个技术。

针对创新助力这方面,就离不开有一个完善的碳金融体系,碳金融体系本身在我国的层面,也算是比较早就开展了,比如说绿色金融、绿色存款、绿色贷款这些,如何形成完整的碳金融体系,这个是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投入,只有有一个完整的完善的碳金融体系,能够更好的辅助能源行业进行低碳的转型。

接下来我们就想再结合能源行业具体的一些情况,讲一下如何将可持续投资落地到能源行业当中。我们认为能源行业本身应该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发展过程当中,一定要关注是一个全链条的打造,我们要培育在行业内的领先者,要规划全阶段,项目或者产业的全阶段,多措并举开创能源金融行业发展。全链条我们就关注各个层面,比如说监管层面、资管层面,包括企业和其他机构层面。在全方位培育层面,我们要制定清晰的可持续愿景,是否推出了可持续产品,在ESG整合层面,将ESG数据整合为投资决策。从规划的角度来看,对一个产品,对一个项目,对一个企业,我们要进行全周期的管理,在开发期、在建设期、在运营期,我们都会关注哪一些,怎么样把可持续相关的理念融入其中。

刚才也提到了一个全链条实践,这个全链条顾名思义就是从募资一直到退出端都要持续关注可持续相关的一些投入,比如说在募资端,这些投资机构就要通过募集和打造专注于ESG主题的旗舰基金,在投资端就代表在选择投资主题当中,如何结合自身的企业或者基金机构战略,如何结合自己在这个领域的特长,能够优先选择ESG相关的赛道。在投后,比如说私募投资基金,就积极践行作为股东的权利,督促企业提升ESG的表现,包括监控ESG举措的实施情况。

全方位培育代表针对这种投资领导者,我们要关注哪些重要的属性,刚才也提到,他们自己要有清晰的可持续发展愿景,要打造可持续相关的产品,可以更好的把ESG融合,把相关的数据能够转化成为和投资决策相关的因素。再有通过有效的管理,通过更好的引导客户参与其中,能够更好践行这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全生命周期建设的这个我想重点讲一下,首先对一个企业来讲,大家进行不论是项目投资,还是企业股权投资,我们在不同的期间有不同的关注点。假如在开发期进入的项目,这种情况下会有更好的先发优势,能更好的帮助被投企业或者被投项目,能够打造他们的可持续韧性。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希望是通过一些创新性的绿色金融工具,能够改善这个企业的融资架构,能够更好的减少它的融资成本。在建设期进入的项目,我们是希望能够帮它拓宽它的融资渠道,能够更好的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作用,也能够希望被投企业或者被投项目,能够有其他更好的,或者有其他类型的收入能够增长起来,实现被投企业和被投项目可持续价值的完整释放。因此对于建设期就进入的企业,可以帮助他们达到可持续或者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价值探索。如果是运营期进入的企业,更是通过收并购的方式进入的企业或者项目,在这种阶段进入的企业,更加关注怎么样帮项目带来有技术颠覆性的、有前瞻性的创新技术,能够帮助他们优化生产工艺。还有一点是针对低碳领域,这些先进技术有哪些可以推广到被投企业当中,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在这种低碳技术方面达到一些创新和发展,能够在同行业帮他塑造更好的竞争力。

刚才我们讲了这么多行业本身,包括可持续投资的理念,包括可持续融资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发挥什么作用,我们接下来总结一下,目前为止我们看到一个可持续投资的发展进阶的阶段,目前为止还是处于1.0的阶段,主要是上市公司会关注,比如说它的ESG的表现,比如说投资者也会要求公司去披露相关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一般都是通过问卷,通过访谈去收集到的一些信息,这些信息有些不完整,有的时候可能有主观性,包括披露的要求也是以鼓励为主,像这种强制披露的要求并不是特别多。

再有一点是如果希望进一步发展,我们就是希望能够从披露或者自发性披露,转化成为强制性披露,或者是转化成为针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行业当中,比如说在2.0阶段,我们就关注到可持续发展会计标准委员会,就提出了针对具体行业,关注具体行业相关的可持续发展主题,也希望提出更多的量化指标,这样可以更好的衡量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具体的践行做的如何。展望未来,目前为止看到今年6月下旬,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提出了两个最新的报告要求,明年1月1日就开始推进使用,这也代表在接下来会让不同的企业,如果大家是在遵守国际可持续准则的披露要求,能够增加行业与行业、企业与企业之间信息披露的可比性和客观性。

最后针对可持续投资也是一个融合发展之路,我们希望可持续投资会被更多的人关注起来,不仅是在理念层面大家应该关注,也是希望达到知行合一,希望能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包括和资方对接的过程当中,大家都是能够践行可持续投资的理念。最后也是希望针对这些可持续投资,能够达到披露,包括各方面标准的统一,能达到所有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包括可比性。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时间。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能源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