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能源
  • 综合
  • 魏丽东:光储充放技术在城市能源供应和存储方面的创新应用

魏丽东:光储充放技术在城市能源供应和存储方面的创新应用

2023-10-10 16:08:16 中国能源网

编者按:2023年9月12-14日,以“绿色 持续 共生 向新”为主题的“第五届未来能源大会”在江苏常州武进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与中国能源网联合主办。会上,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线解决方案总监魏丽东发表了《光储充放技术在城市能源供应和存储方面的创新应用》的主旨演讲。

以下内容根据论坛演讲实录进行整理。

魏丽东:非常荣幸能够来大会做汇报,因为尚总特殊原因其他会议冲突,今天由我来代他做主题汇报。我这个汇报的主题叫《光储充放技术在城市能源供应和存储方面的创新应用》。大致分为几个板块,现状、解决方案、产品技术特点、典型案例。

整个城市能源,因为大家都生活在城市里面,其实整个城市化的进程非常快,所以整个城市能源的总的消费占全社会的消费占比是非常高的,能量需求密度也是非常高,因为人多的地方能源的消费一定是高的。

从供电的角度来说呈现了一种集中式供电为主的现状,但是我们除了用电之外还会用冷热气,哪怕交通也会用一些油、电等等。在这里面这些系统之间的能源有相互的割裂这是几个城市能源相互的特征。

双碳目标的制定,城市能源又会作为一个非常重要双碳的主体,怎么样把城市的双碳目标降下来?我认为全社会的目标达成70%—80%。城市能源的碳排放在全社会的70%以上,但是另外一点用能用电的需求又是波动比较大的,这里面给我们未来城市能源的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实现不同形式的能源之间进行互补?并且能够集成联动,并且能够建立一个开放互联的能源互联网生态,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

为此万帮数字能源做了哪些事情?我作一个简单的总结。

1、通过光储充放打造智能微网,实现几个关键要素。比如说用能的低碳化,因为把光伏还有一些风电的可再生能源纳入了整个智能微网的体系里面来,还有储能、充电,从终端电气化的角度做降碳,以及能源管理系统来实现整个的互联互通,所以呈现了几大特点我就不一一念了。

2、光储充放技术解决方案特点。智能的能源终端无论是充电桩、光伏逆变器、储能设施等等都是即插即用的智能化的设备,可以随时断开和接入,并且自动的感知,这就为互联互通的能源生态奠定了最基本的基础。

所有的设备都是模块化组合,基于不同的场景,所用能源的容量的大小能够灵活匹配实现了各模块的独立运行,包括设备灵活的移动,高效运维,通过能源互联网的技术来实现不同能源之间多网协同,这是最终我们要打造的生态。

所以说我们也是脚踏实地,从最初的构建充电网开始到布局智能微网,以及我们正在逐步打造的基于V2G技术的移动能源网,这样三张网协同共进,实现从电力存储、消纳、交易全链路的产业升级,也是为未来城市能源的发展正在探索一条我们自己的路径。

所有的光储充放智能微网是可以覆盖到用能场景里面,包括家庭、充电站、工业厂区、园区、楼宇、港口码头以及公共运输的车辆等等领域,我们都是基于软件、大数据、电力交易等一些算法,包括边端的控制器,以及运营管理的服务,以及智能化终端设备构建整个的模式。

最终呈现的就是这一套的模式,“云-边-端”基于不同场景、智能终端的边缘控制器的还有基于大数据以及高效协同算法的一些底层的技术构建整个的智能微网系统。

具体产品方面我也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云”从管理-运营-交易这个是构建能源生态的大脑,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了各个智能设备的接入、主网配置管理,通过能源运营管理系统实现微网的控制、策略、下发,收益结算高效调度等等,通过电力交易系统实现了能源互济,电力交易、源荷互动,以及相关的电力辅助服务实现整个不同单元的智能微网之间的高效协同,以及跟大电网的互动。

“云”主要是基于算法,包括负荷的预测,包括光伏、新能源发电的预测,以及智慧的能源管理的技术,因为这些东西是保证我们能够实现供需之间平衡,高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底层的技术。

“边”终端也是为了实现我刚刚说的目标,快速接入,自动感知,高效的调度等等做的一些边缘终端设备。这里面设备不只是一个硬件,还有很多的优化控制技术,所以这里提炼了一些,包括多网融合的集成优化技术,包括对充电桩的,包括对智能微网的包括一些云边协同的,包括一些多变量控制、分层控制,多网融合的技术。

“端”,我刚刚讲的智能终端的设备,这里没有展现充电桩,其实充电桩是基础,包括交直流各功率等级的等等,今天展示更多的是一些当下应用比较多的储能的设备,以及光伏的设备,这些设备可以涵盖在城市能源的各个角落,包括工业园区、厂区包括一些充电站等等。

这些优势还是围绕我刚刚讲的灵活、智能、高效做的,都是它的一些特征。储能柜为了实现快速接入,移动灵活的布局,所以采用了All in One的理念,一个柜子只要插入接口就可以跟电网进行充放管理。这个跟电网连接的设备,储能柜可以多机并联,可以通过eHub并网柜进行连接,这个是即插即用的部件。包括针对大储的就是One For All因为城市里面不同的用电场景电压等级不一样,这里面我们会灵活的搭配后端的变流升压一体的设备做储能相关的系统。包括光伏逆变器,这个也是灵活调配。

从案例的角度,其实我们不只是规划了,当然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实践跟应用,到目前为止其实我们无论是充电网的建设还是智能微网的建设,充电网已经算是做的比较头部的细分领域,智能微网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实践和应用,在全国接近18—19个省份都有很多的项目在落地和应用。无论是做新的技术路径的落地,还是产品的更新迭代都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

下面我讲几个典型应用场景的案例:

1、企业园区智能微网项目。刚才老师讲到分布式光伏的应用,有一些单纯的做一些分布式储能的应用,但是我们做的这个是光储充放以及用能还有电网,我们是做成微电网的形式在做,这里面有几个显著的特点,单纯的光伏余电要么是上网要么弃掉,储能大部分做的单一的,比如说削峰填谷,峰谷价差套利等等,我们实现负荷端的联动,实现绿电优先,效益优先实现优化的策略,一方面帮助企业更多的降碳,第二提升企业用能的效率,节省更多的用电成本,这是我们做事情,以及智能微网光储充放结合最主要的意义和目的。

2、公共机构光储充放项目。这个是我们在宾馆做的光储充放检智慧场站,这样是做了一个综合的场站。

3、企业园区智能微网项目。包括在项目岛上一个园区里面做了一个低碳的工业园区,目前他们评为了2级的低碳园区,包括有充电站,储能,光伏,屋顶光伏和车棚光伏,还有能源管理的系统,我们也跟电网做需求者响应等等一系列的事情。

4、公共交通领域,光储充放项目。光伏车棚,充电,储能等等,这个场景其实现在我们已经应用得比较多了。

5、主机厂光储充放项目。因为一方面新的技术,包括大功率,液冷的超充,智能微网的角度系统,以及跟企业原有的配电系统结合,不同模式下运营场景的打造。

6、运营商楼宇光储充放项目,我们做了很多案例都是结合原有的场景下电力的可用容量来做一些事情,因为光伏跟储能本来就可以做一些动态增容,所以我们利用原有有限电容的情况下可以做充电站,也可以做光伏储能。

好的,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责任编辑: 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