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 史玉波先生致开幕辞

2023-10-10 13:10:42 中国能源网
尊敬乔俊杰书记,尊敬的周孝信院士、金之钧院士、赵天寿院士、郭烈锦院士、崔屹院士,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第五届未来能源大会。我谨代表中国能源研究会对本届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一直以来关心、信任、支持和帮助中国能源研究会工作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未来能源大会为能源行业探索未来能源发展趋势提供了研究和交流的平台。大会通过组织论坛、分论坛等系列活动,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分享关于能源转型的观点与成果,旨在促进全球能源协调、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建立智能、开放和共享的现代能源生态体系。
 
未来能源大会已历经五个春秋。今年,大会首度离京,落地常州武进举办。常州文化底蕴深厚,风景优美,地理区位优越,经济发达,充满着创新的活力与生机。武进区更是常州市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核心区域之一,武进区在全国县域经济中一直稳居第一方阵,产业布局合理,是常州市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创新之城。第五届未来能源大会在这里举办必将为长三角地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当前,中国将推动绿色发展,推进能源革命提升到了更高的高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在“双碳”目标和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双重要求下,未来能源大会将突出关注未来能源系统及产业链融合发展。通过跨界融合、产业融合、区域融合,形成有机共生体系。社会的共同参与,完成彻底、深刻的变革,产业融合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各产业和行业需要协调一致,共同努力。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途径,需要能源产供储销各个环节进行深度融合。
 
在“双碳”目标和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双重要求下,未来能源大会将突出关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对于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意义重大,是解决转型问题的根本出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将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如供用能方式的全方位变革、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结构脆弱性风险突出、系统成本上升等问题,能源发展面临保安全、稳供应、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等综合性挑战,迫切依靠科技创新破解这些问题和挑战。能源转型的路径和节奏与科技创新的方向和时点相互依赖、相互影响,需要一体布局和整体优化。要抓住“双碳”转型战略性、瓶颈性难题,以愿景驱动系统谋划重大科技创新。立足“双碳”大局,围绕破解主要挑战设计重大技术创新方案,总体通过“技术路径探索-技术路径遴选-情景化示范”的“三步走”规律。以科技创新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新型能源体系构建。
 
本届大会以“绿色,持续,共生,向新”为主题彰显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共创绿色发展美好未来的愿景。未来,相信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进步和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中国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新能源将在中国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真正融入日常百姓的生产生活。
 
中国能源研究会作为中国能源领域重要的学术团体之一,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学习实践“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作为主题主线,秉承国家能源战略方针和战略布局,充分发挥能源科技智库作用,紧密联系能源行业政产学研用各界同仁,共同探讨和推动我国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
 
希望未来能源大会树立全局意识,始终胸怀“国之大者”,自觉融入国家总体规划布局中,坚持清洁低碳是方向、能源保供是基础、能源安全是关键、能源独立是根本、能源创新是动力、节约提效要助力的总体思路。同时,也希望大会充分发挥好政府、企业、高校、社会机构之间的平台、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团结各方合作、携手并进。
 
推动能源转型需要志同道合的朋友圈,需要各方广泛参与、共建共享。希望各位同仁进一步加强交流,分享经验,强化协同,开拓创新,优化资源,共享成果,为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预祝第五届未来能源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江晓蓓